第1503章 兒子造反,做父親的責任最大
酒足飯飽後,張牧已經蠢蠢欲動。
眼瞅著自己閨女的肚兜都快被張牧扯下來,盧克制的媳婦恰到好處的把閨女帶走。
「沐國公,來日方長,好事多磨,慢慢來嘛。」
在眾人面前,張牧也不好太過分,隻能打哈哈說幾句場面話,然後告辭回家。
經過一夜的發酵,世家男丁被殺的事已經人盡皆知。
第二天,所有人都等著看熱鬧,看世家和張牧不死不休的熱鬧。
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,世家竟然率先公開宣稱,世家會不遺餘力配合朝廷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。
還沒等眾人從被雷的外焦裡嫩中回過神來,沐國公府又公開對外宣稱,以後沐國公府裡所出的商品,隻賣給現如今的世家家主,如果世家換家主,沐國公府將斷絕與世家的生意往來。
世家和沐國公府這消息放出後,有些精明人已然明白過來,世家敗了,已經淪落到看沐國公府眼色行事的境地。
不管世人怎麼議論,事情的發展方向和張牧預想的一樣。世家沒有換家主,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推行的非常順利。
連領頭的世家都公開支持,剩下的那些士族官紳小家族哪裡還敢有意見?
此時的皇宮中,李世民眉頭緊皺一邊喝茶一邊看著立政殿大門外出神。
作為十二三歲就失身於李世民的長孫無垢,哪裡會不明白李世民的心思?
「二哥,現在承認忌憚咱們的女婿了吧?」
在長孫無垢面前,李世民也不扭捏。
「觀音婢,朕承認,確實有點擔心小牧。你是不知道那小子現在的聲望有多大,本來他沐國公就深得民心,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是他提出的,也是他實施推行的。他又收服了世家,得到世家的支持,現在誰還記得朕是大唐的皇帝?絕大多數人張口閉口都是沐國公。」
「二哥,這沒法子,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,除了小牧,其他人還真辦不了。不說別的,就說這幾天連二連三的出事,也就是走小牧頂著,換個人試試?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早就腹死胎中。」
長孫無垢這話,李世民也認可。
「觀音婢,你說的這個朕明白。所以,朕沒有將他從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欽差的位置上換下來。如果沒有他,承乾在江南很可能寸步難行。」
李世民說完,兀自不甘心。
「哎,小牧怎麼這麼老實?他就不能到大街上幹點欺男霸女,欺行霸市的事嗎?比如當街辦幾個小姑娘,年紀越小越好。也讓百姓記恨他,不然就他這名聲,無論哪個帝王見了都犯迷糊。」
「二哥,既然小牧不出門欺男霸女,那為何不陷害他一下?比如讓臣妾去引誘他,等他上鉤就拿住他,不怕他的名聲不壞。勾引丈母娘,這可是最敗壞名聲的事。」
「觀音婢,就你這年齡,誰會相信是小牧勾引的你?大家隻會認定是你勾引的小牧。」
長孫無垢:「…………」
「二哥,既然我不能不要臉,那隻能你不要臉了。」
「啥意思?」
「二哥,你下個聖旨,就說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的欽差大臣就是承乾。當初因為承乾剛造反後放出來,為了避嫌,這才把沐國公推出來。反正現在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已經進入尾聲,出不了亂子。這樣一來,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的功勞就是承乾的。」
長孫無垢話音剛落,李世民就明白過來。
現在張牧的名聲之所以暴漲,就是因為張牧推行了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。如果把這個功勞弄給自己的兒子,那張牧的名聲必然下降。
「觀音婢,這算什麼不要臉的事?正所謂一個女婿半個兒。他是我們兩個閨女的夫君,是兩個半個兒,那就是咱們的兒子。反正都是兒子,功勞給哪個兒子不是給?」
長孫無垢:「……………」
第二天,朝廷果然下了聖旨,認定李承乾是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的欽差大臣。
這消息一出,所有人都一片嘩然。這特麼的也太明顯了吧?沒有張牧,你兒子還被你囚禁呢。現在幹出名堂了,一腳把女婿給踢了?
此時張牧正在家帶著孩子玩耍,看著一幫孩子在自己面前嘰嘰喳喳,張牧知道,這就是生命的意義。
當然,張牧此時心裡還是挂念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的事,這可是決定炎黃子孫能不能突破瓶頸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。
如果按照現在的速度,最多再有半個月,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就能全部推廣開。到那時,正是春耕的時候,一點也不耽擱。
張牧想的正出出神,豫章和長樂從外面火急火燎跑了回來。「老爺,你還有心情帶孩子?」
「咋了?」
「出事了,你白忙了。」
接著,長樂就把李世民任命李承乾為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欽差大臣的事說了一遍。
聽到這,張牧直接傻眼。
李老二這是腦子進水了?他不知道他那好大兒剛剛造過反嗎?
現在把這逆天,推行攤丁入畝,官紳一體納糧之策的功勞放在他大兒子頭上,那他大兒子的名聲勢必會起來,到時候勢必會有一些想法。
尤其是現在,李泰受傷,沒有一年半載根本下不了床。李治還小,沒有三五年根本就是小屁孩。
在這個節骨眼上弄這事,李承乾會怎麼想?
看到張牧不吱聲,長樂和豫章氣的直跺腳,一溜煙的跑出門。
「你們去了也沒用,你們不了解你們父皇。」
「那也得去表明我們的態度,太過分了,幹活的時候想著我們,活幹完了,跟我們沒關係了。」
「姐,快走,等下順點補品回來。」
…………
長樂和豫章離開後,武媚娘這才一臉平淡走過來。
「老爺,想不通吧?我也想不通。陛下是那麼精明的一個人,怎麼就看不出他大兒子是不安分的人呢?給那麼大的功勞,讓他兒子怎麼選擇?有時候,兒子造反,做父親的責任最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