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4章 有備而來
聽到李世民這話,李宣浩大喜。
「陛下,你說什麼?你要可憐我們高麗?」李宣浩一邊說一邊擺出受寵若驚的表情,更是深入李世民內心。
「那是自然,朕乃大唐皇帝,一國之君,金口玉言,還能對你們鄉野村夫食言不成?」
「陛下,不管我們要什麼,你都答應?」
聽到李宣浩這話,李世民不是沒有警覺。可此時李世民已經被李宣浩拍的暈乎乎的,哪裡能正常思考?
心裡隻想著高麗窮鄉僻壤,放開口讓他們要,他們最多也就是井底之蛙的要點衣物,吃食。
「你莫不是要朕的江山?」
李宣浩是什麼人?李宣浩那可是人精。聽到李世民這話哪裡會不知道人家已經有了防備?
「陛下,言重了,外臣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放肆。」李宣浩說完,直接沖身邊一直不說話的高允諾使眼色。
早就商量好的高允諾立馬心領神會。
「陛下,我高麗與中原王朝自古就是關係密切。前隋時雖有摩擦,可那是前隋。請陛下嫁公主於臣,修兩國百年好合。」
高允諾這話直接把李世民撂在那,李世民想過他們會要錢,會要工坊技術,沒想到他們是要和親。
此時李世民也知道他小看了李宣浩和高允諾,人家一點消息也沒放出來,直接突然提起和親。甚至為了掩蓋真實的和親念頭,昨天竟然到大街上裝模作樣的溜達一整天。
「陛下,高麗願臣服於大唐,認大唐為宗主國。」看到李世民不吱聲,李宣浩趕緊趁熱打鐵。
聽到這,不但大唐滿朝文武驚訝,就是高允諾也是震驚不已。「丞相,你瘋了?我們出發時父王可沒說這個。」
「世子,就是認個大哥而已。隻要喊聲大哥,錢財,禮物,公主就到手,有何不好?等回去我親自跟大王解釋。」
高允諾仔細一想,還真是這道理。不就是當小弟嗎?這有啥?隻要有好處,管他呢。別說當小弟,就是當孫子也使得。
「陛下,從現在開始,大唐永遠都是我高麗宗主國。臣是陛下你的女婿,世世代代都臣服於大唐。」
此時李世民開始動搖,嫁一個閨女就可以換一個國家臣服,怎麼算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。
嫁公主怎麼了?中原王朝幹這種事情的帝王還少嗎?名滿天下的大漢王朝嫁了多少公主?一隻手都數不過來。
高麗是前隋的死對頭,隋煬帝終其一生都沒征服。現如今自己兵不皿刃就拿下高麗,那可真真是決勝於千裡之外,在史書上也可以留下濃厚一筆。
此時的滿朝文武都懷著忐忑的心情看著李世民,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是麻煩事。對於帝王來說,那是舍小家顧大家。犧牲一位公主的幸福換來邊境安寧,是歌功頌德的好事。可是對於臣子來說,那是大事,是有沒有節操的大事,誰敢出頭?
同意?萬一公主嫁過去被虐待緻死,那自己就是千古罪人。
不同意?萬一攻打不利,損兵折將,那也是自己的責任。
能在朝堂混的,誰也不是愣頭青,誰願意出頭?
此時李世民也看著文武百官,看著眾人不吱聲,李世民直接衝程咬金和尉遲恭使眼色。
程咬金和尉遲恭看著傻,可人家不蠢,又哪裡會介面?!
看到場面僵在這,眾人立馬想到張牧。
正所謂順境看房杜,逆境看程黑,絕境看張牧,此時此刻不正是張牧出面之時嗎?
又等了一會,看到場面還是僵在這,房玄齡趕緊悄悄退到後面找到自己兒子房遺愛。
「你趕緊出去,把張牧找來。」
房遺愛火急火燎跑出去,李世民不是沒看到。當然,李宣浩也看到。
「陛下,難道你不想修兩國百年之好合?臣知道大唐長公主,高陽公主已有婚約。我高麗世子求娶豫章公主,等豫章公主嫁過去,就是我高麗國母。到那時,高麗和大唐就是一家人,邊境再無戰事。」
聽到李宣浩說求娶的是豫章公主,李世民的心又放下不少。
豫章公主生母早死,豫章公主雖然是皇後親自撫養,可畢竟不是親生骨肉,不會捨不得。
在宮裡沒有堅強後盾,豫章公主出嫁高麗,誰會阻撓?
縱然李世民的思想已經動搖,可一想到聯姻這麼大的事,還是心有餘悸。
「李丞相,聯姻不是不行,隻不過朕需要時間…………」
「陛下,兒女的婚事確實需要與皇後娘娘商量。可是現在是聯姻,修兩國百年好合,這是國家大事。你是大唐君王,國家大事難道還不能自主做決定?」
李宣浩話音剛落,房玄齡直接站出來。
「李宣浩,你放肆,我大唐國事還需要你來指點?我大唐難道沒人了?」
對於房玄齡出頭,李宣浩顯然已經想到。縱然房玄齡闆著臉,可李宣浩依舊熱臉相迎。
「房相,外臣哪裡有這想法?外臣就是想修兩國百年好合,何錯之有?我高麗世子尚未婚配,豫章公主也是待字閨中,正是天作之合。正所謂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,房相總不會做糊塗事吧?」
看到李宣浩談笑風生間就化解了房玄齡的逼問,杜如晦趕緊站出來。
「李丞相,男大當婚女大當嫁,確實是人之常情。可我大唐公主嫁不嫁,嫁與誰,那也得聽聽公主的意思。」
「杜相,此言差矣。自古以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難不成你覺得豫章公主不是知書達理,賢良淑德之人?」
眾人:「………………」
瑪德,這廝是有備而來,竟然考慮的這麼全面,所有問題都被他考慮到。
「李丞相,稍安勿躁,聯姻可是大事,不可操之過急。」
「秦將軍此言差矣,現如今兩國邊境百姓依舊生活在提心弔膽中。早日定下聯姻之事,早日可以讓兩國邊境百姓安心度日,這等大事怎能拖延?」
…………………
此時李宣浩猶如脫韁的野馬,舌戰群雄,那架勢堪比諸葛孔明在世。
看到李宣浩如此勇猛,高允諾更加慶幸自己和李宣浩結盟,有這等人才在側,大事何愁?!